原来孩子的“反抗期”真的存在!文内附破解秘诀!

作者:admin发表时间:2016-04-27 16:56:20

 

“事故多发的阶段”“思想道德分水岭”“学习成绩分水岭”“能力培养分水岭”,如此多的称谓都指向一个阶段——初二,这足以看出初二阶段的重要性。另一个与它形影不离的名词“初二现象”,却让家长头痛,那作为家长,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中招?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呢?


  “初二现象”测试,你家孩子中招了吗?


  1、 比较注意自己在同学、老师、亲戚、朋友心目中的形象、评价和地位。2、 对很多事有自己的观点、认识、体会,不容易沟通,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指导和批评。3、 是非观模糊,心理承受能力差。一方面我行我素,自以为是;一方面不愿脱离同伴,从众心理明显。4、 喜欢出人头地,在“应试教育”下常有紧张的感觉,在分数的压力下常有自卑的心理。5、 学习成绩两极分化,不少学生到了初二就学不下去。6、 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叛逆、对抗情绪以及说谎、寻衅闹事行为等。7、 生理早熟,心理不成熟,青春期躁动明显。男生有时变得很暴躁、小气,容易计较;初二女生相对较为成熟,又过于独立。8、 学坏的第一步往往表现在“染头发”“男生养长发”“女生化妆”“结交陌生朋友”“抽烟”“早恋”等。



   91cc57e42eb2487bb4277af544108b41_th_副本.jpg

 


  相信“初二是道坎,是分水岭”这句话,老师们经常说吧。其实上面的这些现象只是给老师、家长提个醒,不要对号入座哦。那么到底孩子们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呢,这个时期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呢,一起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吧。为什么爸爸妈妈更喜欢邻居家的孩子呢?比如这次她生病了,妈妈反而更关心她,忽略了我!我生病时她也没这么关心我,平时,她也总是更乐意表扬别人家的孩子,而不是我。妈妈是不是不爱我啊……我每天回来也十分累,不要一直叫我去写作业,我也不是铁打的,也要休息。现在作业不同于小学,变化很多,不是一小时可以做完的。你们爱我的话,请让我稍微休息会儿,不要总是催我写作业了。现在我们正处于“青春期撞上更年期”状态,每次我正在写作业时,偶尔出来上个厕所,你们都要大声说一句:“作业做完没有?”难道您眼里只有:“考试”“作业”这一根筋吗,我是不是你们亲生的啊?你们似乎从未了解过我的心,真希望有一天你们可以抛开你们所谓的忙碌,带我和妹妹一起愉快地玩耍一天,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发现快乐。希望你们能多给我一些自由活动的空间,即使再着急也请不要不敲门就进入我的房间。请不要拿我与其他人比较了,我就是我,不可能是别人的影子!听了孩子这些话语,您是不是特别惊讶:孩子的世界真难懂。在他们看来,家长竟然对别人家的孩子更好,而且好像不爱他们?家长们也无需太过慌张,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变化,但如果处理不当,也会导致分化现象,看看大数据怎么说.大数据表明“初二现象”普遍存在,需正确应对


   9682924a702a440da80263df0ef1bc5f_th_副本.jpg

 

  初二学生在身体上多数开始进入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;心理上也处于发展的剧变期,充满成熟与幼稚、独立意向与生活经验不足等复杂的矛盾;学习上处于明显的分化期,学习负担加重,学习内容逐渐深化和抽象。这些变化要求初二家长既不能沿用孩子小学时的教育方式,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时的教育方法,而应在教育理念、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全国六省一市2万余个初中生家庭的调查显示,多数初二家长无论在亲子关系上还是教育方式上,都未能采取适宜的方式来应对子女的变化。


  1、亲子关系出现转折,家长适应吗


   bd3886294a9f45689bff23cc1e9de321_th_副本.png

 

  在亲子关系方面,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.50%以下,跟朋友、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.07%以上。其中初二的数据明显高于初一。从家长的反应来看,当子女慢慢独立从而逐渐减弱对家长的依赖时,各年级家长选择“感到欣慰”的比例均在60%左右,但“感到欣慰”的家长在初二阶段比例最低,而感到“有点失落”的家长在初二阶段比例最高。与小学相比,感觉亲子关系“变化不大”的比例在初二阶段明显下降。18.50%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“越来越疏远”(初一12.52%,初二18.50%,初三17.36%),6.33%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“越来越紧张”(初一5.32%,初二6.33%,初三6.19%)。


  步入初二后,有些学生开始反驳、顶撞老师、家长,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对着干;有些学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叛逆、对抗情绪,甚至有闹事等行为,自然影响到青春期的亲子关系。10.41%的家长感受到了犹如“针尖对麦芒”的冲突(初一8.47%,初二10.41%,初三9.01%)。这些数据表明,初二时父母体会到了亲子关系的变化,但未能及时进行有效调适。


  2、家长注重搞好“后勤”,孩子却不买账


  初二阶段是典型的学业成绩分化的时期。课程门类逐渐增加,各学科的综合性逐渐增强,难度逐渐加大,有的学生出现安于现状或懈怠的学习态度。很多初二学生将学习问题归因于客观性因素,但家长多倾向归因于子女的主观性因素,如不努力,二者对学习问题的归因明显不同。调查数据显示,对于学习不适应的原因,学生多选择“学习内容变难”“学习科目增多”,强调学习的客观原因。而分别有61.63%和59.45%的家长认为子女学习问题是由“学习不用功”和“学习方法不当”所致,强调的是子女自身的主观原因。这种对学习问题的认知不一,自然容易引发诸多亲子矛盾。


   00de84c05ef74b47aa483070f5d85715_副本.jpg

 


  从家庭学业支持来看,学生之所需和家长之所给也存在不一致。调查表明,17.89%的初二学生喜欢“让我自己管自己”(高于“给我做学习的榜样”“买学习资料”“鼓励和肯定我”“辅导我的功课”的比例),说明他们更希望拥有自主学习空间。但家长选择 “督促他学习”的比例在各项中最高,所给与所需显然相悖。初二家长选择“给他买学习资料,报辅导班”和“搞好‘后勤’服务”的比例比初一明显增高,说明家长仍注重提供物质方面的学业支持,鼓励、肯定等精神方面的支持仍不能满足子女的需要。


  3、近半学生选择反抗家长的压力


   106b8e43655346ae91463ccd2cbe569c_th_副本.png

 


  在情感需求上,当问及最希望和爸爸一起做哪些事时,46.51%的初二学生选择“受委屈或挫折时给我支持”(初一45.09%,初二46.51%,初三48.95%),41.07%的初二学生选择“拿不定主意时帮我分析”(初一38.48%,初二41.07%,初三44.83%),32.68%的初二学生选择“探讨为人处世的道理”(初一27.22%,初二32.68%,初三37.86%)。表明初二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凸显,对从家长那里获取精神支持的需求愈加强烈。


  调查发现,初二学生情绪释放方式的需求也与家长的引导方式有所偏差。当面对父母的压力时,初二学生选择“向父母反抗”的比例最高。当亲子之间对某件事情持有不同观点时,47.22%的初二学生选择“努力争辩,说服父母”(初一45.6%,初二47.22%,初三46.90%);而当子女不赞同家长的想法时,半数以上家长都会“和孩子一起探讨”,30%左右的家长还会“想各种办法说服他”。这既与初二学生“自我调节”的希望相悖,也易与初二学生“努力争辩,说服父母”的方式产生冲突。


  4、比初一初三更沉迷网络


   1edef68581784faa9898961501fd33ce_副本.jpg

 


  在初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,选择“玩手机、电脑”(初一34.38%,初二48.42%,初三47.69%)、“看电视”(初一34.83%,初二40.42%,初三39.96%)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年级。进一步考查学生用手机或电脑常做的事情,初二学生选择“聊QQ”“玩游戏”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年级。可以看出,初二学生上网的比例最高,而且偏重满足交往和休闲娱乐的需求。本次调查中有关性教育的数据显示,7.14%的初二学生的性知识来源于“成人片、成人小说”(初一5.15%,初二7.14%,初三6.82%)。众所周知,网上的色情信息几乎是未经筛选和处理的,其煽动性、色情和暴力都会对初中生产生负面影响。网络的虚拟性、缺乏监管性等特点使得各类信息良莠不齐,而初二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、辨别是非能力弱,容易受骗上当。因此,18.15%的初二家长担心“孩子沉迷网络”(初一15.66%,初二18.15%,初三15.01%)。小编支招:不要让父母的爱躲在严厉的批评背后1及时调整亲子关系,做孩子的朋友与儿童期相比,初中生与父母的相处时间逐渐减少,并很少对父母袒露心迹,转而与同伴交往密切。家长要及时调整亲子关系,把孩子看作自己的朋友。不要让父母的爱躲在严厉的批评背后,再大的孩子都需要非常确定地知道父母很爱自己。请找机会,拉着孩子的手,专注而深情地对他说:“孩子,爸爸(妈妈)很爱你,你对我很重要,无论发生什么,我都会无条件支持你!你要永远记住,我爱你!”



  

  2多换位思考,少主观臆断在学业适应困境的归因和学习需要两方面,家长和子女之间均存在着认知不一的问题。建议家长理解并按照子女的需求确定自己的角色,对于子女出现的学业适应问题,多换位思考,少主观臆断;在提供直接物质性支持的同时,更需注重精神性支持和自身榜样的作用。3注重子女的情感需求在初二阶段,子女的情感需求变化并未受到家长重视。调查显示,初中生家长最关心子女的成长方面依次为“日常学习”“习惯养成”“健康安全”,而“情绪情感”的比例则排在倒数第二位。说明家长对子女成长的认识和精力投入仍然停留在小学阶段,未能清楚认识并及时满足子女教育需求的变化,错过了教育指导的机会。因而,父母在与初二孩子交流过程中,要转移关注点,要更加注重子女的情感需求。4攻心为上

  


  “心战”是根除”初二现象“的制胜法宝。教师与学生的“交锋”,本质上是智慧的较量。“攻心”更要讲“谋略”。具体要诀为“避其锋芒、欲进先退、变换角度、圆转迂回、投石问路”等等,要以智取胜。具体教育方式可以是直话曲说、急话缓说、硬话软说、正话反说、严话宽说……附:家长守则1、 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。默契配合,无事不成。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,互相沟通,共同设计。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,敢于向老师、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,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。2、 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。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。寻找孩子的闪光点,进步点,多表扬,多鼓励,多督促。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,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。3、 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。内因是变化的根据,外因是变化的条件。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: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。4、 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。承认差距,不求同一。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,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,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。不苛求孩子,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。别在意现在在哪个班,要追求下一次能进什么班。看孩子的成绩,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,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。不扼杀孩子的灵性,不忽视孩子的个性,不泯灭孩子的信心,追求孩子的提高,一点一点的提高。5、 做一个有见识、有修养的家长。当面教孩子,背后论短长。孩子犯了错,决不护短;当面要批评孩子,背后和老师商议,探讨,可论理,也可提意见。不委屈孩子,不错怪老师。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。互相理解,共同配合,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仅改正了错误,而且还有新的提高的目的。6、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。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,各种竞赛,明白“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,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能力”这个道理。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地和孩子谈有关学校的事,有关孩子成长的事,有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。

 

联系方式
地址: 江宁区日吉山大道1号
咨询热线:153-3518-8837